Search


一個奶話連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語言教育不當的結果。

不說奶話,例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一個奶話連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語言教育不當的結果。

不說奶話,例如「腳腳」「鞋鞋」「吃飯飯」,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。自出生起,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,都應該是語法正確,發音標準的母語。主要撫養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誇張的口形、清晰的聲音、緩慢的速度,例如:「寶-寶-睡-醒-了」。切忌說奶話,否則到了四五歲時仍然口齒不清。孩子能一次性學好標準的發音,為什麼要讓他多學一次奶話?浪費時間、精力、神經信息儲存區。

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,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。為了讓孩子盡快掌握第一、二、三人稱代詞,一週歲之後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採用人稱代詞,以便孩子模仿。應該多說:「我倒水給你喝,」而少說「媽媽倒水給寶寶喝。」孩子說:「寶寶的」成人應該跟著說「是的,是你的。」當孩子說錯時,千萬不要哄堂大笑,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,失去了學習的機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2010年起,在各大專院校、社團組織、公家機關以及企業授課,教授溝通表達的聲音運用技巧。至今累積超過1700場次。 授課範圍除了發聲、語調、口條之外,更包含聲音在各個領域的應用,例如配音、播音、課程錄製、公眾演說、簡報、教學、主持、銷售服務、人際溝通、關係經營、自我探索等。 2019 與妻 Lynn 創立「聆韵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」開始經營自己「虎式」風格的公開班,以實現十多年陪伴學員成長過程中,孕育出的教育使命:透過細膩的聆聽,讓人更好地「成為自己」。 教學目的: 1. 透過聲音了解自己,培養自我覺察力 2. 訓練自我表達的彈性,發現更多可能性 3. 探索溝通本質,提升人際對話品質
我是羅鈞鴻,朋友稱呼我小虎老師或「虎哥」,我是個聲音教練,專職溝通表達訓練,以及聲音訓練。教學由人性角度出發,擅長探索內在動機,助人由內而外改善說話問題。
View all posts